“真是太谢谢你们了!可帮了我大忙了!”家住骆驼城镇骆驼城村的张某,因身患直肠恶性肿瘤,妻子需在家照料,家庭生活陷入困境。镇村干部在入户摸排发现这一情况后,第一时间提供服务,为其家庭申请临时救助,解其燃眉之急 。这暖心的一幕,正是骆驼城镇“主动式”救助工作的生动缩影。
在社会救助工作中,骆驼城镇打破“群众申请、政府审核”的传统模式,把“被动等待”变为“主动发现”,让救助政策精准对接困难群众。充分发挥包村领导、村干部、网格员的“探头”作用,通过定期入户摸排、线上信息比对、群众反馈核实等多种方式,对低保户、困难老人、留守儿童、重病患者等群体逐一建立动态台账,全面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。
“以前总担心有些困难群众不懂政策、不好意思开口,导致救助不及时。现在我们常态化走访,哪家有难处能第一时间掌握。”镇民政工作负责人介绍。为了让救助更精准,工作人员在摸排中会详细核查家庭收入、财产状况、刚性支出等关键信息,依托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进行交叉比对,杜绝“错保”“漏保”情况发生 。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严格按照程序给予救助,并及时将救助名单进行公示公开,自觉接受群众监督,确保临时救助工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。
今年以来,骆驼城镇通过主动发现机制,为160户304人办理临时救助,发放救助资金57.71万元,让每一份关怀都精准送达心坎上。如今在骆驼城镇,“政策找人”已成为社会救助的常态。这种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的救助模式,不仅筑牢了民生保障的底线,更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与力量。